第(1/3)页 (本章全名:建内阁武宗上位,传科技万国来朝。) 成立内阁? 诸葛亮疑惑道:“陛下,那个为您减压,作何解啊?” “简单!” 李恪拿出笔,开始画了起来,“先生请看!现在皇帝下面是门下省和中书省,然后才是六部!” “一堆奏折,最后却要落到皇帝身上!你说说你们,是不是太不负责了?” “我一个当皇帝的,有事不能秘书干,没事不能,咳咳!你懂我意思吧?” 诸葛亮哪里能不懂,陛下这是在偷懒!还特娘美其名曰减压! “陛下,其实这是作为帝王的必经之路!如若不能勤政爱民,又怎能承担社稷苍生呢!” “先生……那朕要你们干嘛?朕要是能干,朕就直接包圆了!” 李恪的话,让诸葛亮觉得相当有道理,随后叹气一声。 “以往在蜀汉,亮便有统筹全局……” “先生,你就把我当成阿斗!” 李恪继续说动:“咱们成立内阁,以后中书门下省的权力,都给朕清空!内阁设立首辅大学士一人,次辅一人,其余四人为学士!决策权交给先生,您就是第一任首辅大学士,兼职左丞相!内阁只有议政权,对国家大事提出意见,至于决策权,则仅仅把握在皇帝手中!行政权交给六部!” 诸葛亮思考片刻,问道:“陛下这是要集中权力?” “非也!” 李恪直言道:“皇权与相权之争,始终贯穿着历代王朝!先生想想,是不是阿斗当年,也对您有所戒备?咱们的关系,自不必说,我可以放心将决策权交给你!” “可后世的皇帝呢?锐意进取的开明之君,遇到能力不俗的丞相还好!若是个无道昏君,再来个野心勃勃之辈,大唐不就玩完了?” “朕这是防患于未然,先生是不是只觉得朕是为了偷懒,才会成立如此制度?” 诸葛亮躬身行礼,愧疚道:“陛下深谋远虑,臣所不能及也!是臣想得简单了!” 李恪摆了摆手,宽慰道:“先生莫要自责,咱们好好研究一下,明日跟那些大臣摊牌!” 诸葛亮心中感动,回去以后便开始研究内阁成员。 李恪则吹着口哨,潇洒自在,“以后有内阁在,还担心不能出去玩?连先生都被我骗过了,更何况其他人?芜湖~起飞!” —— 凤仪园得到了扩建,由于李二已经移居太极宫,长孙皇后与杨妃都搬了过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