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府邸不必有,但为将来计,大内……”王守仁暗示。 老皇帝踟蹰了一下,他担心群臣反对声音太大。 王守仁不以为然:“他们越反对,陛下越形单影只,此事越大有可为!” 可行? 老皇帝一点头,王守仁泪崩。 堂堂大明天子,这都成了什么样了? “国贼不在外,而在内,不是一两个权臣,而是遍布朝堂的大小官员,”王守仁大泣,再拜而谏言,“为陛下,微臣愿身负罪责,不入朝堂。” 他这是要当一个权臣哪! “王卿之心可表日月,朕深感慰藉,不过,为君者自当如此,”老皇帝笑道,“何况,王卿要作为当在十年之后,舍远求近的事情朕不为,一些小委屈,朕吃多了,见多了,不会在意。” 王守仁默默垂泪,他只为天子感到屈辱。 忽听汪直在外道:“老皇爷,大将军回来了。” 君臣二人连忙收起眼泪正襟危坐,不片刻,卫央飞马而来,道:“沿途并无骚扰,只怕决战要在朝堂,陛下,阳明公恐怕要尽早回山海关才行。” 什么? 老皇帝大惊。 “山海关大军被各方盯上已成事实,如今最怕的,就是内外勾结,坏了这一支距离陛下最近的亲卫军,”卫央道,“如今山海关副将善于作战,却不善于应对政治危机,还有,杨一清那边也要早作提醒,我看前方百里内的军事部署,若有人要铤而走险,各方恐怕会静观其变,这两路千万不能出问题。” 老皇帝不怒反喜。 “京师如今恐怕是京营及五军都督府名下的卫所,全部为旁人所掌握,我军人手太少,难以保证十分的安全,”卫央道,“陛下,应该重建亲军上值二十六卫才行。” 难! “仿照西军,建立卫戍军与野战军吧。”卫央道,“山海关大军可建立野战军编制,亲军二十六卫建立成卫戍军,花钱会很多,但这笔钱若能够以西军的组建方式组建反倒会带动一部分经济发展,要不然,照这么下去年后西军撤回关内,陛下的安全都成问题。此外,越王出城居住,恐怕并不是一种姿态。” 第(2/3)页